向石,姓向,名石,号先发,中国书画大师。
1949年,向石出生于湖北京山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九岁的时候受到村里老书画家的影响,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自学书画。自小生长在大山怀抱里的他对于大自然有着难言的亲近,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既是他最好的玩伴,也是他最好的模特,大山里的草木花鸟在向石的笔下铺陈渲染,兴趣的种子就此萌芽,一发不可收拾。
以前常听人说,书画作品透露的是书画家的个性和风骨,这句话的含义在我见到向石大师之后方才领悟,脑海中只余八个字“字如其人,画如其人”。正如书画作品所传递的那样,向石大师给人第一眼的感觉就是质朴儒雅,平和谦逊,真正有着文人墨客的清雅,房间里的陈设也十分简朴,空气中充盈着的笔墨香气让人的内心不由自主的平静下来,再捧起一杯热茶,轻抿一口,就仿若置身于山水画卷中。
1999年,向石大师带着自己历时两年方才完成的烙画作品《清明上河图》(长13米,高0.8米)代表湖北省来参加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这幅巨作一亮相就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热切关注,被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昆明电视台,滇池晨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专题报道。
烙画是一门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的艺术,讲究的是“意在笔先、落笔成形",这其中不光要用到国画的种种手法,还要有色彩上的层次变换,对作画人的技艺有极高的要求,因此这幅烙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的价值不言而喻。这幅作品耗时两年方才完成,向石大师也一时间声名烙画是一门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的艺术,讲究的是“意在笔先、落笔成形",这其中不光要用到国画的种种手法,还要有色彩上的层次变换,对作画人的技艺有极高的要求,大此区焰烙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的价值不言而喻。这幅作品耗时两年方才完成,向石大师也一时间声名鹊起,受到了海内外的众多关注,而在这荣誉的背后,向石大师艰难的的探索之路远不止两年,而是整整二十多个春秋变换。
向石大师烙画作品-《清明上河图》(部分)
向石九岁开始自学书画,在15岁那年偶然间发现了烙画艺术。当时,他在家做饭时忘了把火叉从灶膛里取出来,当他再去添柴的时候,发现火叉已经烧得通红,他连忙将火叉拿出来放在一芳劈好的木柴上,火叉刚放上去就开始冒烟,再拿起来一看,木柴上留下了一个漂亮的火叉印,接着,向石又用同样的方法在木板上画出了一个小南瓜,向石一下就被深深的吸引了,他觉得烙出来的画颜色美极了,而且落笔的轻重变化都不尽相同,跟传统的书画作品大相径庭,他仿佛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对书画的热爱驱使他在没有任何老师指点的情况下,开始自行摸索研究烙画艺术,但现实是残酷的,尽管向石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但直到他二十六岁也仍旧只能画出一些简单的东西。为了将烙画研究透彻,也为了学习更深层次的书画技艺,几经思索之后,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拜师深造之路,辗转了湖北,湖南,广东,安徽,四川,云南等几十个省市,每到一处都要请专家指教,看书画展,然后自己再细细揣摩,经常为了一个作品废寝忘食。
经过了二十多年不断的学习探索后,向石的烙画艺术已颇具造诣,他这才开始着手做《清明上河图》烙画,又经过两年的时间,这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烙画巨作方才展现在众人面前。
除了烙画艺术巧夺天工之外,向石大师还学习临摹了很多书画名家的作品,深造了书法,国画,油画,之后更是拜在娄师白、陈大朴这两位现代书画界的中流砥柱门下学习,吸取了两位老师画作的精髓,将其和自己独有的元素糅杂在一起,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的“向氏风格”,受到了各界社会人士的好评。
向石大师《国画作品》
对于好的书画作品,向石大师也有着他独特的判断标准。他一直认为,好的书画作品就是要经过历史的检验,让它成为历史的承载,这也是向石大师对自己的书画作品的标准。
向石大师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华清风书画协会常务理事""全国名人书画工作委员会委员”,是无数书画爱好者临摹学习的对象。在2009年,其作品古法国画山水《高士归隐图》以及书法作品《沁园春.雪》被中央党校收藏。
在旁人看来,向石大师已经取得了颇高的成就,但他自己却并不在意,更不满足于此,因为向石大师有着更高的追求和更大的梦想。他始终认为书画家是应该有着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所以这些年向石大师取得的诸多成就不但没有让他有丝毫的松懈,反倒像警钟一般时刻提醒着向石大师要坚持书画精神,而所谓的书画精神也是向石大师的梦想:“书画艺术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是中国人的智慧和骄傲,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的展现,作为子孙后辈一定要延续下去。
著名书画家向石,师承齐白石并受谌娄师白、陈大朴大师的指导教诲,“烙画”艺术创始人,代表作烙画艺术《清明上河图》,古法国画山水《高士归隐图》以及书法作品《沁园春.雪;所有书画作品均为向石先生亲笔真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