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企 >

杨林川:“数字+”赋能非遗杨派南京瓷刻传承

6月10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自然遗产作为集体记忆的载体、民族文化的标识,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隐藏着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发展密码。“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提到“瓷刻”,大家或许会感到有些陌生,但要是说到木刻、石刻、玉刻等词,大家或许就会对“瓷刻”一词会有些联想。

顾名思义,瓷刻就是指在陶瓷上进行绘画雕刻,它和木刻、玉刻一样,都属于雕刻艺术的范畴,不同的是,其他种类的雕刻都是在天然的材料上进行加工雕刻,而瓷刻却是在上釉烧成的瓷器上进行镂刻的。

瓷器上的“绣花”

质地硬而脆,这样矛盾的属性大概也就只有陶瓷能够兼而有之。正是陶瓷这一材料的特殊性,使得瓷刻注定只能用最特别的工艺手段去加工它,“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优秀的刻瓷作品集绘画、书法、篆刻精华于一体,“瓷”、“刻”、“画”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

早在秦汉时期便有剥凿瓷釉的方法,称为“剥玉”。自魏晋开始,随着陶瓷业的发展,大量精美瓷器出现,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赏瓷器之余,很想把咏诗题文和绘画的墨迹留存于上,以便永久保存,于是艺人们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单线刻出诗文书画的轮廓,形成了最初的瓷刻。

乾隆年间,乾隆皇帝爱书成癖,尤爱在名瓷上赋诗题字,于是便命人在宫中设“造办处”,招募能工巧匠瓷刻御迹。光绪二十八年,清王朝创办工艺学堂培养出一批以朱友麟为代表的瓷刻艺术家,瓷刻艺术也在达官贵人中流传开来。清王朝灭亡后,瓷刻艺术传入民间,民国初年刻瓷艺术一度繁荣,瓷刻艺术发展至巅峰,但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后,由于局势动荡,瓷刻艺术于1938年后第一次濒临消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瓷刻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江苏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南京人民将瓷刻艺术融入了生活之中,经过不断完善发展,从而使南京瓷刻得以流传,刻瓷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国政要,瓷刻艺术更在国际上被誉为“陶瓷上的绣花”。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拓新

在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南山湖地区的CAA中国金陵瓷刻油画研究院,院长杨林川老师介绍起研究院珍藏的各式各样的瓷刻作品,其中“清晚期瓷刻”作品1件、“民国时期”瓷刻作品12件、“现代”瓷刻作品2500件。

“我们的根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如果想有它的生命力,我觉得要在传统的技艺上不停的研发,不停的拓新,才能走出自己独有的特色。”

据杨老师介绍,南京瓷刻已经有了200多年历史,杨派南京瓷刻则在南京瓷刻的基础上,采用了一些西方油画技法,同时,借鉴了中国画没骨法及敦煌壁画晕染法的创作技法,利用传统的矿物质颜料和现代颜料按秘方调配而成的新型瓷刻专用颜料进行着色,同时利用高科技保色技术,使其着色永久不掉色。

杨老师表示:“我们创作这个作品,仅仅是从颜料的配方上,我们就用了10年。它的质感比较好,传统的瓷器上画画,基本上是要烧制的,不管釉上彩釉下彩。我们不需要,直接在作品上画,画完以后可以长久的保存。”

杨派瓷刻在南京瓷刻基础上,将传统以“线条”雕刻为主干,发展成以“块面雕刻”及“色彩绘制”并重的创作方式,“刻画并重,以画取胜”。

“杨派瓷刻在继承南京瓷刻的基础上,我们有了质的变化,传统的(瓷刻)只是一条线,一个点,我们变成了一个面,这是这是瓷刻史上的一个本质的突变。”杨老师介绍说。

“数字+”赋能非遗传承

传统的瓷刻文化对于大众的接受度和接受面来说,目前还是比较小和比较窄的,传统的教学参观比较枯燥,想做到更好的传播,把这种传统文化介绍给更多的群众,需要新一代非遗传承人去丰富非遗项目体验的形式和创新呈现的方式。

杨老师坦言:“每一件杨派瓷刻都要花费3-7天时间,要完成作图、选料、描边、凿刻、研磨、调色、着色、晾晒、二次凿刻、打磨、养护等十多道工序,由于我们对创作者的要求比较高,工作量也比较大,目前只有5、6个人掌握了这个技术,全部在我们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的南山湖地区。”

为了杨派瓷刻能更贴合现代生活,杨老师在创新方面作出了很多尝试。

首先,杨老师认为传统的历史知识对大众而言是略显沉闷,不能使瓷刻传播囿于讲授、分享沙龙这些刻板的宣传形式,要充分结合AIGC创作生态及新媒体传播趋势。

其次,非遗文化的活化要建立在传承人对文化体系充分地了解之上,再用创新的思维使非遗文化落地,加强培养掌握文化创作传播、数字技术运用、平台维护运营等多种技能的新一代非遗传承人。

杨老师认为:“现代化社会,非遗传承并不是要和现代化、机械化对着干,传承的应该是精髓而不是形式。”“非遗文化不光是保护,一定要向实用化、生活化发展,无论是杨派(南京)瓷刻还是其他非遗,如果老百姓不喜欢,失去了它本身的生命力,这个产品是没有必要存在的。”

杨派瓷刻作品中,采用现代技术,注入了芯片,让每一张艺术品,都拥有身份证,具有极大的升值空间。只要将手机对住画面,将会向观者展示出该作品内涵的秘密。同时,以作品为载体,构建出一个适应数字生活场景的巨大商业和生活平台,将艺术和科技高度融合在一起。

依托CAA中国金陵瓷刻油画研究院,杨老师加大研发力度,结合大数据模型研发新型3D高精度多曲面雕刻技术,进一步优化瓷刻作品的生产工序,降低瓷刻技艺的入门门槛。

探索互联网新媒体直播电商传播模式,杨派南京瓷刻登上村村播工程923农产品直播电商节,引起较大的关注。

“已经划定好的未来不是未来,杨派瓷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为失败做好了准备。”杨老师说,“脚踏实地、不停创新,在发展中传承,只有不断做出让人惊讶的作品,才能真正让这门技艺生存下去。”

非遗文化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从隋唐至明清的1200年间,中国的政治中心发生了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由南向北的反复摆动。伴随着政治中心的频繁变迁,南京的政治地位也不断变化,与大运河的关系也时疏时密,但自始至终是大运河经济活动的参与地。

明清时期,南京作为长江中下游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和转运地,通过大运河这条主动脉将南方的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北方,为中华文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成就了南京自身的繁荣。

在杨老师看来,杨派瓷刻的构建离不开大运河文化带的滋养,南京与大运河的关系经历了催生、参与、复兴和共荣的变化。没有江苏、北京、山东等地的瓷刻艺术家对瓷刻艺术创作的积极探索,就产生不了杨派瓷刻的大破大立。

杨老师表示,未来杨派瓷刻会更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以瓷刻为载体,创作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结语

非遗的传承是一个躬身力行的事情,唯有更多的青年人加入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工作中,并发扬新一代青年人的智慧和创新,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得到发扬光大,“让人类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造福更多民众,让世界更加美好”。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3